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前沿资讯!农村学校如何创新教学?绍兴这所乡镇初中正在尝试

2023-06-26 18:14:55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汤利英 记者 朱丽珍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地处乡镇、学生数少于2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有效满足农村地区特殊需要的办学组织形式,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发展并实现了教育公平。

然而,随着许多优质生源往城区学校流失,很多坚守着的乡镇学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国内多个省市的随迁子女。传统课堂授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也无法满足学生个体需要。


(资料图)

对于这样的农村薄弱学校,该如何创新教学,闯出一条合适的教学新路子?

实行分层教学,调动不同学生内驱力

绍兴市上虞区汤浦镇中学是现今上虞区规模较小的乡镇初中,现有班级6个,学生132名,教职工24人。

近几年,汤浦镇童装业、铜管业繁荣发展,许多本地优质生源流失到城区学校,目前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国内多个省市,70%以上为随迁子女、多民族和基础薄弱是学校的主要特点。

这样的生源,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知识结构还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都很大。

如何调动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采用“同课异构”模式开展分层走班教学。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师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以教学目标为例:针对A层的学生,教学中重点突出、难点逐个突破;针对B层学生,教学中以重点突出为主导,难点突破为辅,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

这样的模式能起到作用吗?

陈同学来自初三(1)班B层。陈爸爸告诉记者,儿子成绩原来不错,但之前回家告诉他,老师在课堂上为了照顾比较弱的同学,深奥的知识点拓展得很少,以至于自己课堂上有不少时间都觉得乏味。分层走班后,老师的课堂知识无论难度还是深度更适合自己。

而有的学习基础和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分层走班后,授课老师讲课节奏放慢,难度适中,爱上学习后,成绩正一点点有了提高。

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索课堂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这为农村小规模学校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新课改理念的落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汤浦镇中学自2021年成为首批基础性学科分层走班试点学校以来,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11月加入首批上虞区项目化学习共同体学校,开启农村薄弱学校项目化学习探索之路。

链接本地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以“把课堂设在工厂,把教室搬到车间”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堂。

语文学科课堂上,学生接受分层项目任务,发挥各自所长,完成“手绘汤中”跨学科项目。这些尝试对于激活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自主学习力颇有成效。

2023年4月,汤利英副校长代表绍兴参加浙江省初中语文新课标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以《如何激活学习热情——农村薄弱学校活动式教学的草根实践》为题,向全省教师汇报展示汤浦镇中的项目化实践探索活动。

制订分层培养目标,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一所学校想要办得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功不可没。

汤浦镇中全面分析教师队伍的教龄、实际表现等,制订教师分层培养目标,通过精准的分层培训方式,进一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探索建立良性的教师成长机制。

以学校科研品牌“舜水”文化为基础,将教师队伍整体划分成两个团队:处于发展期的 2~20年教龄教师是“舜泉”;20年以上教龄的专业期教师是“舜源”。两个团队各有团长,还有专属的《研修手册》、考核标准。

自加入项目化共同体学校以来,学校立刻启动“舜泉”学习小组,组建“项目化学习教师共同体”,由分管校长带头,从理念到课堂实践,引导一批有科研能力,教学活力的教师积极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课例撰写,项目化公开课展示等活动,通过项目驱动(目标导向)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有清晰的目标;能立足自身发展诉求寻求方案,提升学习能力;并自发形成学习小组,带动更多教师自驱提升。

2022年11月,汤浦镇中成功立项绍兴市规划课题《教育共富战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适应性研究》,在课题引领下,研究团队已形成了中小学教师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模式、实施流程以及有助于教师常态化实施的三种课型。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农村小规模薄弱学校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任务)、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支架、评价等方面特殊性,构建出了农村小规模薄弱学校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框架。

作为一所地处较远乡村,生源薄弱的小规模学校,汤浦镇中在教学提质,教师提优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创新教学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