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正式开业以来,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迅速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成为人们开展运动、享受健康的好去处。
功能齐全项目多 游泳人气最火爆
【资料图】
晚上7点左右,街头的行人、车辆已然稀少,位于堡镇南路269号的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场景。游泳、打篮球、举铁、跳健美操、动感单车……每个功能分区内,都有不少市民正在挥洒汗水;其中既有资深运动爱好者,也不乏初学者;年轻面孔众多,老年朋友也不少。
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地处镇区核心位置,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运动中心”,作为全区首个大型智慧体育综合体,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设施总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除丰富全面的专业运动场地外,还建有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便民设施,停车场等附属设施也建设完备、余量充足。
人气最旺的要数室内游泳馆。据了解,游泳馆周中单日人流量稳定超过100人次,周末则达到300人次以上。除堡镇居民外,泳池内也不乏来自竖新、新河等周边乡镇,乃至从陈家镇远道而来的游泳爱好者。
“来这里游泳的市民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从小朋友到退休老人都不少。”游泳馆的吴教练介绍,“我们开设的游泳学习班也有不少学员,看到大家慢慢学会游泳,我也感觉很有成就感。”该泳池长宽均为25米,共设有8条泳道,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章要求,全时段配备“三岗一巡”,从而杜绝险情、让市民安全放心。
健身就在家门口 运动还能交朋友
家住附近的曹大伯告诉记者,自从健身中心开放以来,他已养成了每天来游泳20分钟的习惯。“游泳很开心,对身体也有益。”曹大伯说,除游泳外,他也时常溜达到其他分区,“比如说动感单车,他们年轻人骑得很激烈,我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也挺有意思。”
几个月下来,曹大伯交到了几个年纪相仿的“游友”,运动热情更高;在他的“撺掇”下,老伴儿也开始时常往健身中心跑了。“孩子在市区生活,看到我们这么精神,他们也都很支持。”
自开业以来,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引进配齐教练资源,开设人人可参与的兴趣班、教学班,普及游泳、健身操等体育技能;同时积极承办各类休闲赛事,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一方面让市民参与体育运动,收获健康和快乐;同时也打通了原本分散的本地运动社群,给了他们一个彼此结识、交流互动的平台。”
不久前,一场基于本地社区的羽毛球赛在中心落下帷幕,吸引了附近130多位羽毛球爱好者参与。自那以后,羽毛球场的预约数量便迎来新一波增长;今年五、六月份,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还计划举办一场中大型的游泳比赛,将按选手年龄段划分组别。“比赛的竞技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是并重的。”高宇说,“我们尤其欢迎一家几口一同报名参与比赛,家庭对体育氛围的塑造也至关重要。”
引进专业体育资源 助推全民健身潮流
崇明环境优越,常年驻训有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体育竞技队伍。长期以来,其和本地大众互动比较有限,雄厚的专业体育资源难以拉动群众体育发展,在体育行业的有识之士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为专业体育“下沉”提供了明确指引。当前,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已和驻训崇明的专业体育队伍达成初步协议,将以专业教练进入中心讲课带练等方式,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运动体验和更科学的运动指导,通过专业体育资源赋能,进一步激活全民健身氛围。
同时,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积极联动周边中小学校,积极推动优质体育资源进校园,“青少年学生走出校园,来到中心开展体育运动存在诸多不便,所以我们主动送体育资源进校园,为孩子们丰富体育文娱生活。”中心运营负责人刘雄说,“除了配备常驻的教练队伍外,我们也计划逐渐引入专业的教练和运动员,为青少年打开一扇专业体育的大门。”
堡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除专业体育设施外,还有长者运动之家,面向5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放。长者之家配备了增强心肺功能、等速肌力训练等多款专业健身器材,还设置有测量血压的器械,工作人员也会在一旁引导老人使用器材。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当前,在区体育局推动下,崇明多个乡镇正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的运动设施”,加快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文体板块。
记者:朱远哲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陆海华
标签: